受惠半導體出貨創新高,且市場已經逐漸反映疫情,及聯準會貨幣政策正常化干擾,帶動台股漲勢凌厲。同期間,中國因當地監管政策壓力,及債務違約疑慮,當地股債雙雙走弱。另,通膨增溫推升殖利率上揚,拖累債券價格,但高收債因擁有高息收優勢,表現相對較佳。展望未來,台股持續受惠半導體、電動車需求成長動能,有利未來接單及毛利率成長,提供指數上漲題材。中國則因具低評價面優勢,及政策雜音稍有改善,有望營造未來補漲行情。
一、市場回顧
經濟疲弱、監管壓力及債務危機,中國股債承壓:
中國人行宣布調降存款準備率兩碼,寬鬆預期一度推升陸股,但考量經濟成長偏弱、政策監管雜音、美中關係緊張,及陝西因新冠疫情升溫而封城,相關產業股價受挫,壓抑中港股市表現。債券方面,受殖利率走升,與中國地產商債務問題干擾,亞洲債券略顯疲弱。
通膨壓力增溫,帶動殖利率攀升,高收益債相較其他債券資產為佳:
債券殖利率於去年中開始走揚,帶動美國2、10年期公債殖利率攀升,拖累債券價格走勢。所幸,全球高收益債指數、美國企業高收益債指數受惠高息收優勢,分別上漲1%、5.28%,表現相對較佳,顯見體質佳債券仍具抗跌力道。
二、投資展望
台股持續受惠半導體、電動車需求成長動能:
受惠於主要國家陸續重啟經濟活動,美、歐、中等景氣相繼復甦,帶動商品需求,並推升台灣出口。另,在各國積極推動綠能政策、電池成本降低,及基礎建設普及下,電動車成長趨勢更加明朗,預估今年電動車將占汽車銷量10.6%,年增率40.8%。在全球供應仍偏緊的情況下,有利後續接單量及毛利率,再加上半導體、電動車需求持續成長,有望帶動台股再創新高。
政策監管緩解,政治情勢改善,中國浮現評價面優勢:
今年適逢中共20大換屆,穩增長將是經濟首要訴求,政策面支撐不可或缺。然而,貨幣政策雖逐漸寛鬆,但經濟復甦仍需二至三季發酵,未來股市將著眼於本益比提升。另,中美外交顯露曙光,兩國氛圍較川普執政時期見明顯改善,後續貿易關稅若調降,有望進一步提振陸股樂觀情緒。
景氣良好,企業違約率下降,有利信用債表現:
央行緊縮多反應景氣良好,基本面強勁有助企業違約率改善。投資等級債在疫情中展現抗跌及抗波動特色,高收益債具高息收、波動大特性,但全年將持續受惠油價。信用債基本面良好、違約率轉佳,投資人可於未來殖利率彈升過程中,布局鎖利。
投資組合2021全年上漲15.56%,優於績效指標的7.08%。美國科技股表現強勁,帶動與科技股連動高的台股走揚,「台灣股票」為表現最佳資產類別,其次為「穩健平衡型」及「中國股票」。債券資產表現普遍落後,受殖利率攀升及升息預期影響,加上中國地產商債務危機,引發市場擔憂,「全球債券」及「全球高收益債」拖累整體投資組合績效。
2022年第一季維持資產類別及配置比例不變,僅更換選股基金。其中,調整「中國股票」組別基金,選擇基金經理團隊在選股方向上較隨中國政策波動者。另,今年持續看好台灣股市,預期將持續受惠半導體、電動車題材,但並未增加台灣股票配置,因「穩健平衡型」資產已持有較高台股比重。
三個月 8.10%
六個月 4.77%
一年 15.56%
成立至今 43.21%